专家学者聚焦会展经济 会展业加快复苏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

发布日期:2023-11-22 08:41:12    文章来源:武汉商务

会展活跃度是反映经济景气度的重要指标。“办好一个展,提升一座城”,成为不少城市的共同追求。今年,武汉出台《建设国家会展中心城市三年行动方案》,明确下阶段发展目标:到2025年,武汉会展业链接全国资源、服务全国市场能力将进一步提升,品牌展会加速集聚、会展主体蓬勃发展、场馆配套更加完善、产业融合更加深入,国家会展中心城市基本建成。

武汉举办中国近代第一个博览会,是会展发源地之一 不只是武汉,越来越多的城市正涌入这条黄金赛道,期望通过打造高水平会展行业,激活城市发展动能。据不完全统计,近年来,包括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成都、杭州等城市在内,都已将“国际会展之都”列入规划定位。相关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,随着人流物流加快流动,各地会展经济持续火爆,已恢复到2019年的97%。“从全国会展经济布局来看,已基本形成出口看广州、进口看上海、服务贸易看北京、‘一带一路’看西安、东盟看南宁等格局。”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韩民春说。

▲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韩民春

韩民春对会展行业发展有着长期的观察和研究。他介绍,武汉是中国近代会展发源地之一,1909年在武昌劝业场举办的武汉劝业奖进会,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博览会。1950年代,武汉建立中苏友好纪念馆、武汉展览馆,也是武汉重视会展活动的体现。武汉今年前8月展会创近十年之最 数据显示,今年1—8月,武汉举办展会节事活动653场,同比增长77%,预计全年将超千场,为近十年之最。在这条愈发拥挤的黄金赛道,武汉如何再度脱颖而出?上述行动方案提出,武汉将重点打造10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品牌,累计引进10个国际知名展会品牌,培育10个本土自主展会品牌。而在会展经济发达城市,各自特征已十分鲜明。韩民春举例说,广州聚焦大湾区发达制造业,同时依托发达的物流,成为国内外的商品集散地和经济交汇点,国内外大市场的交汇点在广州形成。成都近年来则大力新建展馆,完善配套便利生活娱乐设施,“让人可以在这里停留下来”。擦亮光博会健博会,搭建新会展平台“发展会展经济,武汉有基础,更有条件。”韩民春认为,武汉既要把光博会、健博会等专业性强的展会进一步发扬光大,同时搭建像进博会、广交会这样的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平台,将生物医药、汽车制造、旅游服务等强势产业纳入其中,逐步建起属于我们自己的会展品牌。值得一提的是,作为全国政协委员,韩民春在2021年提出在武汉创办“中国长江流域国际博览会”。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,他再次提交这项提案。他认为,一方面可以通过举办会议论坛,对接国际国内各大流域沿线城市,推动世界大河流域文明对话,探讨世界大河流域资源的管理与利用、生态环境保护、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等共性问题。从重要的层面上来看,通过在武汉举办展会,展示世界大河流域城市的历史文化、地域特色、建设成就,推动国际贸易洽谈、技术交流和投资合作,推动会展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,培育会、展、节、演、赛等综合性活动,更好服务长江经济带战略。

广东财经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系主任彭帅:

武汉的工业基础坚实,尤其在智能制造、生物医药、电子信息等领域,完全有能力、有机会结合优势产业,打造既有武汉特色,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展会,提升全球知名度,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。

天津商业大学会展研究所所长杨琪:

在今年会展业恢复的大趋势下,武汉成绩卓著。武汉人求真、务实,推出各项专项资金办法及会展业发展的行动计划,在招展和会展人才培养上下了功夫。抓住科技化、数字化和绿色化这三个方向,武汉的会展业一定能成为全国的佼佼者。

这个月,第6届进博会、第134届广交会顺利落下帷幕。无论是成交额,还是参会规模,两场世界级展会都再创新高。

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,通过举办高质量会展活动拉动区域经济增长,推动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,已成为有效的方式之一。发展会展业,也成为各地需要面对的新机遇和必答题。

近日,广东财经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系主任彭帅、天津商业大学会展研究所所长杨琪两位来自学界的专家,围绕会展经济和城市发展路径等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。

高质量品牌展会成为当下新需求

国际展览业协会报告显示,2023年全球展览业全年收入预计达到2019年的97%,会展行业在加速复苏的同时出现了哪些变化?

彭帅:当前,混合型活动模式成为会展行业的新常态,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,为城市带来了更广泛的参与和更大的活力。其次,通过举办更多小型、区域性的活动,可以吸引更多本地及周边参与者,活跃本地经济。同时,技术的广泛应用帮助我们突破了传统的面对面交流限制,无接触登记和网络化互动体验提供了新的交流平台。

杨琪:当前会展经济开始出现复苏,势头相当强劲。但也要看到,会展活动的招商难度仍然较大,企业活力仍有待进一步恢复。同时,大家对会展品牌的期望值越来越高,参展商更期待在展会现场获得更好的回报,对高质量展会的需求变高了。此外,区域经济发展对会展产业的依赖越来越强。在新发展格局下,区域协同发展更需要大型国际化高质量品牌会展来推动。

广交会为什么成功?政府、企业、协会协同发力

广交会被誉为我国外贸的风向标和晴雨表。如何分析广交会成功背后的因素?政府、企业、协会如何协同发力?

彭帅:广交会自1957年首届开幕至今,已成功举办了134届。2023年的广交会,吸引了来自229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,线下参会人数超过19万,较上届增长逾50%。这一成绩单,不仅展示出广交会的全球号召力,也映射了广州在国际贸易中的枢纽地位。

这离不开政府、企业、行业协会的紧密合作。首先是政策支持,广州党委政府为广交会的举办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,从根本上激发了会展业的活力,为企业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后盾。

其次是财政补贴的巧妙运用。广州不仅鼓励消费类和专业类展会的发展,更对规模大的展会给予奖励。这种做法能有效吸引和培育大型展览项目。广州对会展项目实施“扶优扶强”策略,特别是规模较小、潜力较大的项目,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迹象,平均增长率达到25%,对新兴企业的扶持效果尤为显著。

此外,广州鼓励会展企业落户,通过营业额奖励等激励机制,显著提升市场主体的活力。实证数据表明,落户会展企业的平均增长率高达15%,创造的就业机会增长率也超过10%。广州还特别将酒店业引入会议组织方面,这不仅为酒店业带来了至少20%的收入增长,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会展经济的整体效应。

优化补贴方式也是提升效率的关键一步。广州从对展位的补贴转变为对展览面积的补贴,使得奖励更加灵活实用。据统计,这种方式能够增加15%的展览面积使用率,而且对于大型会议的吸引力提升了至少10%。

总之,通过专项资金的引导、财政补贴的优化、项目扶持的精准化、市场主体的激励,以及奖励范围和方式的拓展与调整,将有力推动会展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。

杨琪:广交会上,新技术、新产品和新思想交流碰撞,这些创新元素极大地推动了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同时,广交会作为进出口贸易平台,对外贸有着强有力的拉动作用。众多国内外的展商和买家云集广交会上,有力推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和国际生产要素、市场要素融合,从而助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更高质量的对外贸易。广交会在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同时,还推动了城市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和更高水平的营商环境搭建,更有力地促进城市和区域协同发展。

广交会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,首先是多年品牌积累的结果。强者愈强,良好的品牌信用积累,让广交会的产品质量更加卓越。同时,广州拥有极高的会展组织能力,充分尊重市场规律,建立协调意识机制,政府做好服务、城市全面协同。如果没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市场机制,展会也很难成功举办或者长期发挥作用。

因此,政府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律,并不断规范行业管理、提升服务水平,是办好展会的关键。

北京成都等城市经验表明,品牌展会能带动产业链发展

发展会展行业,除了广州,其他城市还有哪些独到之处?

彭帅:北京通过多元化策略推动了会展业的高质量发展,政策的支持让会展金融服务得以深化,同时,会展企业被鼓励设立产业投资基金,为场馆建设、运营以及展会资源的整合提供了资金支持,这一系列的措施助推了展会品牌的孵化和成长。

成都注重产业生态的集聚效应和资源共享,通过内外市场的联动以及城市名片的精心打造,推动了会展业与地方产业的高效联动。成都的“会展+产业+功能区+投资贸易”的一体化发展模式,不仅为地方经济带来了实质性的增长,还形成了“展产利益共同体”。这一做法让世界看到了会展业可以成为城市软实力的一部分,国际会议业CEO峰会等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,更提升了成都的国际地位。

北京和成都的经验表明,通过合理的策略规划和资源整合,会展业不仅可以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,更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城市风采。

杨琪:目前,国内有不少各具特色的会展城市。例如,成都成立博览局,将展会品牌活动与各产业链对接,实现“一链一展”“一区一展”;出台了《成都市会展业促进条例》,将会展纳入政府机关对各级政府考核指标体系,成功引进了一批国际会展活动。同时,成都的会展教育非常突出,拥有众多会展院校,如四川大学和成都大学都开办了实力突出的会展专业。

杭州被誉为东部沿海城市中仅次于上海的重要会展城市。它致力于打造数字城市,国家级数字经济博览会也永久落户杭州,在办赛、办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

整体来说,各大城市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、历史文脉以及产业发展来制定会展业发展方向。无论是深圳、广州、重庆、成都或天津,都在通过展会来匹配产业链,以品牌展会支持加快打造优势产业链,值得其他城市借鉴。会展活动是一个服务于产业的平台,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。

武汉会展经济要打好“科技牌” 

武汉如何发挥好区位优势,进一步做强会展经济?

杨琪:在今年会展业恢复的大趋势下,武汉成绩卓著。武汉人求真、务实,推出各项专项资金办法及会展业发展的行动计划,在招展和会展人才培养上下了功夫。

发展会展经济,武汉潜力巨大。一是把高端科技类展会作为武汉的重点发展方向,瞄准高端产业链,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,引领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发展。二是加快发展数字会展,在数字化、智能化时代,如何在会展活动上实现智能化的信息交流和融合发展,这是会展业发展非常重要的方向。三是积极推进绿色会展,走绿色发展道路。武汉在绿色低碳领域有很多优秀企业,从绿色会展的角度进行突破,引领区域绿色发展。

抓住科技化、数字化和绿色化这三个方向,武汉的会展业一定能成为全国的佼佼者。

彭帅: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,武汉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它无与伦比的区位优势。统计数据显示,武汉的水陆空交通网络效率位居全国前列。这一优势使武汉有条件成为国际物流的重要节点,进而提高会展行业的运转效率。

武汉突出的科教优势,也为举办科技、教育类会展项目提供了丰富的资源。此外,武汉的工业基础坚实,尤其在智能制造、生物医药、电子信息等领域,完全有能力、有机会结合优势产业,打造既有武汉特色,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展会,提升全球知名度,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。

武汉要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引导,全面提升会展服务水平。从展馆服务、展会组织、接待服务、后勤支持各方面,在每一个细节上追求卓越,增强国际竞争力。

评论

  • 暂时没有评论.
  • 添加评论
    我们将24小时内回复。
    取消